
動脈硬化檢測儀檢查是專門評估血管彈性的無創檢查,主要測量兩個核心指標:踝臂指數(ABI)和脈搏波傳導速度(PWV)。別擔心,這份 “血管健康說明書” 其實藏著身體發出的重要信號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懂動脈硬化檢測報告,及時發現風險,守護血管健康。

一、報告核心指標:從數字看血管狀態
1. 脈搏波傳導速度(PWV)
PWV 是評估動脈硬化程度的關鍵指標,它反映的是心臟跳動產生的脈搏波在動脈血管中的傳播速度。正常情況下,健康血管富有彈性,脈搏波傳導速度相對較慢。一般來說,PWV<1400cm/s被視為正常范圍。當 PWV 值升高,意味著血管壁變硬、彈性下降,脈搏波傳播速度加快。例如,若檢測結果顯示 PWV 為 1600cm/s,就需要警惕動脈硬化的發生,數值越高,動脈硬化的程度可能越嚴重。
2. 踝臂指數(ABI)
ABI 通過比較腳踝與手臂的血壓比值,判斷下肢動脈是否存在狹窄或阻塞。正常情況下,ABI 應在 0.9 - 1.3 之間。如果 ABI<0.9,提示下肢動脈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狹窄,數值越低,狹窄越嚴重;若 ABI>1.3,則可能存在血管鈣化等問題,常見于糖尿病、慢性腎病患者。比如,一位老年人檢測 ABI 為 0.7,說明他下肢動脈可能有明顯狹窄,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。
二、報告異常解讀:這些信號別忽視
單一指標異常
當 PWV 升高,但 ABI 和其他指標正常時,可能提示早期動脈硬化,血管開始出現僵硬,但尚未形成明顯狹窄。此時應調整生活方式,如戒煙限酒、控制體重、加強運動,并定期復查。若 ABI 異常,而 PWV 正常,需重點排查下肢動脈病變,可能需要結合超聲、CT 血管造影等進一步檢查。
多項指標異常
如果 PWV 升高、ABI 降低,同時血管彈性參數惡化,說明動脈硬化已較為嚴重,存在動脈狹窄、阻塞的風險,可能引發冠心病、腦卒中等嚴重心血管疾病。這種情況必須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或介入治療。
三、拿到報告后該怎么做?
輕度異常:生活方式干預是關鍵
若檢測結果顯示輕度異常,如 PWV 稍高于正常范圍,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血管健康。飲食上,減少高鹽、高脂、高糖食物攝入,多吃蔬菜水果、全谷物、魚類等富含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;運動方面,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;同時,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,減輕精神壓力。
中重度異常:及時就醫,規范治療
對于中重度異常的檢測結果,務必盡快到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,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可能包括藥物治療、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等。同時,患者要嚴格遵醫囑,定期復查,監測血管健康狀況。
四、定期檢測:為血管健康保駕護航
動脈硬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。建議 40 歲以上人群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患者、吸煙者、肥胖人群等高危人群,每年進行一次動脈硬化檢測,做到早發現、早干預、早治療。通過定期檢測,動態觀察血管健康變化,及時調整健康管理策略,就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【本文標簽】
動脈硬化檢測儀【版權聲明】本文由骨密度儀廠家品源醫療編輯整理,轉載請注明出處:
http://www.hhylqxc.cn/newsDe_194.html